“治水責任重大,一定要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早日還居民一片水清岸綠。”黃惠標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近日,在三鄉未達標水體綜合整治項目前隴村段施工現場,來自中山公用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用工程”)的黃惠標和他的工友們正在進行PE管道熱熔作業,全力以赴向著春節前完成5公里管道鋪設并恢復拉管井的目標挺進。
三鄉鎮地處中山市南部,因其丘陵與沖積平原相間、三面環山且無過境河流的特殊地形條件,導致河水流動性差,容易出現黑臭現象,嚴重影響了當地生態環境和居民的生活質量。2024年11月1日,三鄉鎮正式啟動中山市未達標水體(前山河流域)三鄉鎮水系循環及補水工程,旨在通過增強10條河涌上游河水的流動性,整治水質惡化問題。該項目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大片區,覆蓋整個三鄉鎮的水系。
“一區一策”治理方案:創新應對環境差異
自承接各鎮街的未達標水體治理項目以來,公用工程根據各鎮街的環境特點,因地制宜科學制定施工方案,其中,針對三鄉鎮獨特的環境特點,公用工程在三個區域分別選取新圩調蓄湖、谷都大道補水管、李坑河三個取水點取水,補充到三鄉鎮東、中、西部三個片區河涌上游。通過補水,將有效增加河道水量,增強水體流動性,有助于提高河道水質的自凈能力,維持河流的健康生態,同時河道的生物多樣性也會隨之增加,形成更加豐富的生態系統,讓“死水活起來”。
同時,公用工程靈活選用雨污分流、排口截流、新建和修復污水管道、河道清淤、人工補水等多種治理措施,不僅能夠進一步保障三鄉鎮水系的長治久清,也為其他地區的治水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迅速組建團隊,全力推進工程
三鄉鎮補水工程需新建管道約12公里,泵站3座,預計2025年6月完工。公用工程自接到任務以來,項目團隊迅速組建并進場開始各項治理工作,他們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自2024年11月開工至今,工程進展穩步推進,目前已完成新建管道約4公里,泵站建設也已啟動施工。
三鄉鎮新圩調蓄湖,未來將在湖岸新建取水泵站。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