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2024年中山市職業院校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以下簡稱“兩體”)建設工作推進會議在中山市現代職校三鄉校區召開,來自市教體局,市職業教育集團、中山8所中高職院校和合作企業的代表齊聚一堂,圍繞“兩體”建設情況開展交流,探索產教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新模式。

中山多所職業院校積極申報“兩體”建設項目
產教融合是辦好職業教育的核心,也是連接企業與院校的重要紐帶。2023年6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打造產教融合新型載體,包括以產業園區為基礎的市域產教融合聯合體,在重點行業和領域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

中山各職業院校紛紛結合學校發展特色與區域產業優勢,積極申報“兩體”建設項目。截至目前,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中山市中等專業學校、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聯合當地產業園區、行業領軍企業、行業協會等申報了三個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項目。中山職業技術學院、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聯合當地頭部企業、普通高校、職業院校、行業等申報了五個省級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項目。中山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中山市建斌職業技術學校、中榮印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牽頭申報了九個省級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申報項目全部通過省評審已上報教育部參評,上報項目數量位列全省前列。
推動“兩體”建設,構建產教融合新生態
記者看到,會議現場整齊擺放著8個高大展板,中山職業技術學院、火炬職業技術學院、中山中專、沙溪理工、現代職校、中山一職、建斌職校、火炬科校等8所中高職院校開展產教融合的亮點、成果與舉措等信息,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吸引參會人員觀摩交流。
會議現場舉行了市域產教聯合體、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授牌儀式。“以前產教融合以校辦工廠、校企合作為主。”市教體局副局長黎國喜說,現在建設的產教融合新平臺,是新時代要求下的產教融合,更注重匹配產業鏈的需求,而不只是單個企業或行業。推動“兩體”建設就是要構建產業需求精準對接,促進產教相向而行的人才培養新范式。


為了破解產教互不相融的局面,元一制造公司的代表表示,他們采取了“搬進學校+引進企業”的校企合作模式,讓企業提前參與沙溪理工學校的教學,讓學校師生提前掌握當前產業需要的技能知識。
廣東超牛電機公司是中山“工改”示范企業,現與中山建斌職校開展產教融合。“我們在學校建立了校中廠,設立了研發工作室,將一些產線、產品放到學校,正在進行500套電機外殼的生產。”該公司董事長周偉表示,雙方已在資源共享、課程共建、項目共研、人才共育上展開深度合作。
記者 楊健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