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故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印記,繪畫作品的出現則能將時代印記鐫刻。9月28日,中山市鄉村振興主題美術創作暨優秀作品巡展在中山美術館開幕,現場展出的近200幅作品,在光影色彩中將中山鄉村振興工作亮點悉數呈現,也將中山鄉村振興走深走實這一時代印記深刻記錄。
中山市鄉村振興主題美術創作暨優秀作品巡展。記者 陳雪琴 攝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此次展出的美術作品究竟有何亮點?中山這群繪畫愛好者如何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文化滋養,助力中山文化興城和鄉村振興建設?10月5日,記者專訪了中山市美術家協會主席兼中山美術館館長肖偉,他從光影、色彩、繪畫風格乃至創作故事,為大家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觀展視角。
▋每幅作品都飽含對中山的熱愛
金黃的稻田,藍天白云、穿梭而過的高鐵……早上10時許,見到肖偉時,他正帶著女兒在展館內看畫,為其細心地講解每幅畫的特色亮點。今年6月至9月,展覽承辦方陸陸續續收到了1000多件風格迥異的投稿,肖偉帶女兒看的作品就是此次展覽成人組一等獎《金秋送爽》。
市民在參觀展覽。圖由受訪者提供
“每幅作品都很有特色,無論哪種類別,都飽含著作者對中山鄉村的熱愛。”肖偉說,《金秋送爽》將藍天白云、高鐵、稻田、僑房、崖口飄色等多種元素串聯起來,充分體現了村莊的過去和現在,空間上的縱深感讓觀眾感到親切和熟悉,讓人一眼就能看到村莊的特色。
里溪革命亭、曹邊學校、深中通道建設……漫步在美術館展區,看到的是畫家們各不相同的繪畫角度和藝術表現形式,但畫作的背后是“鄉村振興”這個共同的大主題,每位畫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展現了心中的鄉村振興,中山市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人民的美好生活,都被鐫刻在這壯麗的畫卷中。
▋堅持用手中畫筆記錄鄉村變化
拿上畫筆,帶上畫板,找一角度,肖偉常常一坐就是大半天。作為中山美術界的領頭人之一,他不僅堅持用手中畫筆描繪鄉村變化,還帶領著一群繪畫愛好者共同記錄。“以前,中山很多繪畫愛好者都喜歡畫名山大川。”站在一幅筆觸細膩的鋼筆畫面前,肖偉打開了話匣子。名山大川、民俗風情是許多繪畫愛好者的心頭好,甚至不遠千里前往寫生。但肖偉認為繪畫的本真源于生活,沒有細致入微的觸摸感受,作品情懷和境界都上不來。為了讓中山繪畫愛好者創作出更多繪畫藝術精品,也讓他們更多關注本土題材,他常常在美術家協會群中發出倡議,組織大家一起前往崖口、曹邊等地進行實地寫生,讓大家在交流碰撞中成長。多年來,肖偉先后組織扶持我市多個文藝作品獲得國家級、省級殊榮,為中山的文藝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此次展覽中,還有一條特殊的展道,中山各個鎮街的身影都能在此找到,比如南區街道的《曹邊小景》、翠亨新區的《共建美麗家園》、東區街道的《三溪村》等,這些作品進一步展示了中山的鄉村振興成果。肖偉說,優秀的鄉村文化能夠提振農村精氣神,中山經世代探索、傳承、更新而沉淀下來的鄉村文化,是豐富厚實的歷史文化資源載體,將經由繪畫藝術作品成為時代的印記。
◆編輯:龍慧◆二審:鄭沛峰◆三審:周亞平